首页

女王免费社区

时间:2025-05-29 04:44:48 作者: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.07% 人口规模达4.4亿 浏览量:29133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,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.37%。同时调查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.07%,人口规模达4.4亿。

  此前,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,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,本次调查开展了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“具备科学素质”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。

  根据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,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,考察科学知识(40分)、科学方法(20分)、科学精神与思想(20分)、应用科学的能力(20分)等四个方面,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:

  得分超过85分为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,各维度发展均衡;得分超过70分为“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,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,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,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(不含)为“具备较低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,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。

 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,中国科协解读称,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,通过分级评价,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;利用分级评价结果,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;开展分级评价,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。

 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: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.30%,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.37%,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.07%,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:7:19的金字塔式分布。

  进一步分析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、水平适中、应用优先三个特征。其中,规模方面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-69岁人口规模达4.4亿(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),占比超过四成。

  总体来看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、科学生产生活需要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,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。

 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。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,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。2022年,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吉林节后“第一会”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

4月25日电 最高检4月25日发布《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(2021-2023年)》。白皮书显示,部分案件类型增加明显。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以侵犯商标权类犯罪为主,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数量增加明显。2021至2023年,共受理审查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罪9557件23687人,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3517件30644人,非法制造、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858件4981人,侵犯著作权罪1835件4729人,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50件368人,假冒专利罪6件13人,侵犯商业秘密罪335件862人。侵犯商标权类犯罪案件数和人数均占比近9成,但2023年侵犯著作权类犯罪、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.4倍、96.6%,增幅明显高于整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。

“00后”老将舞动“国风轮滑” 跨界传播中国文化

快递小哥王先生是机关食堂的常客。他介绍,自己负责送周边的快递,听工友说机关食堂也对外营业,所以每个星期他都要在这吃几餐,每餐午饭要花15元左右。他来机关食堂吃饭,主要是看中这里很卫生。

新疆且末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植树造林

本间哲朗强调,从长期来说,包括松下在内的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,因为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、消费大国,还是创新大国。相信中国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背景下,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
防晒做不好,更容易变老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
项目创投板块评委会主席将由中国香港导演关锦鹏担任,创投评委包括大鹏、刘昊然、曾国祥、张末等演员、导演。本届北影节还特别邀请编剧张冀担任“北京市场艺术总监”,联动业内知名影人,帮助青年影人更好地孵化项目;首次增加电影表演艺术公开课,为更多热爱电影的人群了解表演艺术、参与表演实践提供平台。

亩产1251.5公斤 袁隆平“超级稻”创世界新纪录

此外,桂林漓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治理案例,南宁市那考河综合治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。广西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、自然保护区78个,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,多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”“国际重要湿地名录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